首页 > 文章详情

计划与市场:西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变迁

作者:
李世勇 李小虎
出版日期:
2022年8月
报告页数:
33页
报告字数:
26106字
所属图书:
国家建构与认同:理论与实证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现代欧洲“国家”的诞生,始于拥有土地的贵族权贵取代了教会的神授贵族,再由中产阶级的财富权贵取代贵族权贵,并由新兴的中产阶级以人民的主权为基础——至少理论上如此——建立政府。权力与荣耀,就是这样从上帝拣选的教会到上帝拣选的国王,再到上帝拣选的人民,一路走了过来。
关键词: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西北边疆地区

作者简介:

李世勇:甘肃宁县人,法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博士,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西部地区治理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及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各1项。

李小虎:甘肃静宁人,法学(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甘肃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当代保守主义思潮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发表《卡梅伦大社会思想的述评》等论文多篇,合著《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思想导读》(第一作者)、《当代外国政治制度》(第二作者)。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阈的国家认同
  • 国家建构的中国传统
  • 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认识是国家认同建构理论展开的基本前提
第二节 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认同建构
  • 经济体制对国家认同的塑造
  • 计划经济与国家认同
  • 阶级意识与民族意识对国家认同的塑造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认同的发展
  •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国家认同建构
  • 改革开放与国家政治合法性的重构
第四节 社会主义新时代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构对策
  • 生产领域的“民族互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基础
  • “生产交往”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提供基本条件
  • 群际接触理论视阈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