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澳大利亚平台用工:制度框架、争论要点与监管走向

作者:
(澳)李应芳 王天玉
出版日期:
2022年10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字数:
31190字
所属图书:
中国劳动关系报告(2021~202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经济的推动下,澳大利亚平台用工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从业者面临的劳动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日益凸显。澳大利亚现行劳动法律框架是“独立承包商—雇员”构成的劳动二分结构,雇员是劳动法的保障对象。公平工作委员会(FWC)采取以“控制”为核心的测试标准判断雇员身份,在典型案例中FWC倾向于否定平台从业者的雇员身份。面对从业者法律身份的模糊,工会、平台公司、律师界表达了不同的主张,政府认可了底线保障的观点,就业保障特别委员会报告涵盖了最低工作报酬、工伤赔偿计划、争议处理、组织工会和集体谈判等方面的保障。澳大利亚对平台用工的监管走向是引入“第三类劳动形态”,逐步推动现行劳动二分法向三分法的转型。

关键词:

劳资关系劳动法雇员平台经济独立承包商

作者简介:

(澳)李应芳:莫纳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杰出教授,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雇佣关系、数字化。

王天玉: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社会法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法基础理论、劳动法、社会保障法。

文章目录
·引言
澳大利亚的平台经济与用工概况
  • (一)概况
  • (二)平台从业的各种工作风险
  • (三)信息不对称
澳大利亚现行劳动法律体系与对劳动关系的认定
  • (一)澳大利亚现行劳动法律体系
  • (二)平台公司与从业者之间争议的4个案例
  • (三)平台从业者法律身份模糊
  • (四)关于平台从业者身份的争论
对澳大利亚平台从业者权益保障的几点建议
  • (一)关于扩大“雇员”定义范围的看法
  • (二)政府意愿是权益保障的重要前提
  • (三)底线保障的观点
  • (四)平台从业者需要保障的范围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