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冲突与调适:党的领导、社会组织成长与政党—社会关系的重塑——一项基于第三领域的讨论

作者:
柴宝勇 石春林
出版日期:
2022年10月
报告页数:
31页
报告字数:
34453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国的第三领域是区别于公民社会的存在,观察中国的第三领域应该跳出国家—社会关系的传统视角,政党—社会关系是更具适用性的一个观察路径。在政党—社会关系的行动者视角和观察者视角下,中国共产党通过秩序维持、资源重组和主体协同三个机制对既有的结构性冲突做出了以党组织为基础的调适,以党的领导重塑了现代中国的政党—社会关系,促进了中国第三领域各主体的发展和互动。未来,中国的第三领域应该关注总体性、多元性和自主性的互动,形成一种新的社会样态。

关键词:

社会组织党的领导第三领域政党—社会关系国家—社会关系

作者简介:

柴宝勇: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内法规与国家监察研究中心主任,规划与评估处处长,研究领域:政党政治学、政治学理论和党内法规。

石春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党内法规与国家监察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研究领域:社会科学方法论、政党政治学和党内法规。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中国第三领域的观察视角
  • (一)国家—社会关系视角
  • (二)政党—社会关系视角
  • (三)一个简要的评述
中国第三领域的变迁逻辑与未来向度
  • (一)一个被建构的社会——现代中国社会的底色
  • (二)党的社会建设:对社会的介入与再介入
  • (三)三个机制:秩序维持、资源重组和主体协同
·中国第三领域主体的类型学预设
·对预设的验证:来自若干主体的历史证据
·余论:走向总体性、多元性、自主性共存的社会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