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内生资源:历史文化名村的困境与重生
作者:
郝孟哲
出版日期:
2022年11月
报告页数:
7页
报告字数:
5544字
所属图书:
转型中的华北乡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11.64-70
冯仕政
黄家亮
摘要:
城乡之间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以及收益低下的农产品市场,让翟城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省内城市、省外城市甚至是出国务工。然而,他们在为自己的未来和家庭的生计努力奋斗时,却给村里留下了众多的老人、妇女和儿童。这些非劳动力群体是村庄资源的需求者,但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供给者,乡村精英想要以这些人为主体开展乡村建设无疑是很难的。翟城村内部并没有形成明显的“精英效应”。但我们依然不能忽视村内目前的这些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超越普通村民视野的乡村能人们,他们在与自己身边的社会网络进行实际交往和信息传递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庄整体的治理规则与精神风貌。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村干部
乡村文化
乡贤
内生资源
作者简介:
郝孟哲:
郝孟哲,写作本文时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专业2018级博士研究生。
相关报告
中国乡村变迁的基本趋势
东北地区乡村治理问题研究
内生性利益密集型农村地区的治理——以东南H镇调查为例
15分钟托育:周浦镇御沁园社区托育服务新实践
上饶市振兴乡村文化研究报告
余家桥村落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浦源村郑氏宗族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罗家坝村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塔湾自然村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曲水村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文章目录
·
村治的困境与矛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出路与未来:重启历史资源,打造文化名村
·
反思:村庄内生资源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