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祖荫竞赛:理解中国农村宗族运行的一个中观机制——基于川、赣、豫三地农村宗族实践的考察

作者:
向勇 孙迎联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21979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田野观察(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基于川、赣、豫三地农村宗族实践的完整经验考察,力图勾勒出理解中国农村宗族运行的一个中观机制,以揭示流动与分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宗族形态的实然状态。研究表明,打工经济的勃兴、农民理性的扩张与劳动力市场价值显化,淡化了宗族的地缘和血缘关系纽带,削弱了农村宗族赖以维系的组织基础。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前中国的基层社会仍以传统社会规范为底色,认祖归宗、报本反始、光宗耀祖、传宗接代、血浓于水等祖先认同和血脉亲情观念依旧是当下乡村社会相对稳定的“恒常”。
关键词:

宗教田野调查基层社会打工经济

作者简介:

向勇:向勇,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南开大学博士。

孙迎联:孙迎联,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国家政权建设与农村宗族形态的三次转型
·文献综述
“事件团结”与“祖荫想象”:理解农村宗族运行的一个解释机制
  • (一)“事件团结”的理论内涵
  • (二)解释机制的再拓展:“祖荫想象”
案例深描:当下中国农村宗族运行的真实图景
  • (一)农村个体化进程与“俱乐部式宗族”的形成
  • (二)农民社会流动与“能人治族”的兴起
  • (三)功能性宗族关系的兴起与“同姓团体”的出现
祖荫竞赛:当前中国农村宗族运行的实践逻辑
  • (一)实践起点:“祖荫想象”及其市场转向
  • (二)核心逻辑:以“己”为单位的意义世界竞争
  • (三)基础载体:承载祖荫符号的“事件”
  • (四)关键要素:本地经济机会与“中坚族人”
·结论与进一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