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从并村、并账到并心:村庄撤并的浙江象山经验

作者:
操家齐 郑佳俊 奚潇锋 陈英英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字数:
23669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田野观察(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象山村庄规模调整的模式是从并村、并账到并心,并村和并账是并心的基础,而并心则是并村和并账的最终归宿。并村将中央政策、基层治理与群众利益三者相统一,并账梳理三种情形,调整老村与新村之间的利益,而并心要求上下利益相协调、新村内部相认同、新村发展目标相统一。三个“三”的创新模式使得农村空间布局优化,规模效益初显;并村和并账的顺利进展,展望了村居融合的美好前景;实现了村庄与村庄的感情绵延,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传承。浙江象山在并村道路上稳步前进的表现,体现出象山县政府的治理能力与治理智慧,而对象山模式的经验总结与分析,将会成为平稳渡过深水区的有力支撑。
关键词:

乡村振兴村庄撤并村居融合

作者简介:

操家齐:宁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郑佳俊:宁波大学阳明学院本科生。

奚潇锋:宁波大学法学院本科生。

陈英英:宁波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路径
压力与动力:象山并村政策推进的动机与主要障碍
  • (一)并村缘由:顶层驱动下县乡村的诉求表达
  • (二)观念保守与利益矛盾:影响村庄规模调整的主要障碍
从并村、并账到并心:象山村庄规模调整动真格
  • (一)政策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群众先行
  • (二)落到实处:整合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
  • (三)“拢、稳、好”三字诀:“象山做法”实效显著
“3+4+5”:村庄规模调整的象山经验
  • (一)三位一体听民声: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
  • (二)四维布局解民忧:实事求是,稳妥推进并村进程
  • (三)五心凝聚谋发展:并村平稳推进的根本保障
·结语:同心促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