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乡村旅游中的历史拼接、文化亲密与资本亲和——以广东K海岛的H村为例
作者:
黎人源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1104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田野观察(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12.271-283
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
摘要:
无论地方政府,抑或开发商、投资者和村民,都想打造出一种足够吸引大众眼球、媒体流量和游客好奇心的“文化”,而不管这一“文化”已然脱离了地方历史和语境。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把村庄的碎片化历史进行拼接组装,形成全新的叙事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所谓当地自古便有的、独特的旅游和休闲产业。这一模式的背后是开发商、投资者和村民之间彼此互利的资本亲和以及地方政府的政策让步。为详细阐释这一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本文以在广东西南沿海的旅游小岛———K岛上的H村的乡村旅游打造实践过程为例,略作分析。
关键词:
文化旅游
乡村旅游
特色村落
资本亲和
作者简介:
黎人源:
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后。
相关报告
水浒文化旅游资本生成与运作的人类学考察
扬州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芙蓉桥散杂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嬗变历程——芙蓉桥白族乡“三月街”的田野调查报告
民间节日运作与权力博弈
福建原生蛇信仰与海洋渔村文化旅游建设
天龙黄格文化旅游廊道研究
偃师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圆百姓安居梦 建文化旅游城——桂林市住房现状及住房需求问题研究报告
2019年湖南文化旅游发展情况及2020年展望
贵州省少数民族乡村反贫困的战略选择
文章目录
·
问题的提出
文化亲密中的历史拼接
(一)K岛的发展转型
(二)H村的对外宣传与内部认同
(三)政绩呈现与“网红村”打造
(四)热闹为重与文化亲密
古村打造与资本亲和
(一)利益共同体的形成
(二)引进“新村民”
(三)项目建设的资本亲和转向
·
结语:缺乏地方性的乡村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