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何以为安?高学历农村学子的身份实践与流动意愿——以在北京名牌大学读博的“阶层旅行者”为例
作者:
周静
王兆鑫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6894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田野观察(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12.284-300
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
摘要:
本文以在北京精英院校读博的农村学子为研究对象,使用质性研究方法从微观历程视角探讨在校期间人与地方的互动关系和人的身份建构,及其对未来毕业就业地流动意愿的影响。本文希望以此揭示在当前中国国情下,高学历农村学子毕业后初次流动意愿内涵的社会意义,映射出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下弱势阶层出身的农村学子向上流动的机遇与障碍,试图为更好地推动高学历农村学子有序流动提供现实依据。
关键词:
身份建构
阶层流动
升学经历
高学历
作者简介:
周静: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博士研究生。
王兆鑫:
博士,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研究。
相关报告
我国特大城市居民的阶层流动及特征
广州新社会阶层青年群体特质研究
新时代中国特大城市社会流动调查报告——基于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武汉等五城市的调查
北京居民自我社会阶层认同状况调查报告
媒介与中产阶层的身份建构:一项传播社会学的文献考察
青年生活压力应对的社会心态基础分析
志愿失灵、灾后志愿者身份建构和人际互动:一个微观的视角
“洄游”:阶层流动的另一种可能
宗教族群的身份边界与信仰认同——基于某天主教堂的人类学考察
承认与认同: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身份建构
文章目录
高学历与流动意愿的文献回顾
(一)传统解释与非经济影响因素
(二)生命历程
·
研究方法
漂泊的升学经历:游走在城市社会与故里互动中的身份实践
(一)我为什么会读博?
(二)趋向模糊的“乡愁”
心安归处是吾乡:城市的身体、农村的心灵
(一)个体与北京的互动
(二)留京,还是继续流动?矛盾与折中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