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重评民国乡村建设中的“政教合一”
作者:
曹天忠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
报告页数:
30页
报告字数:
27751字
所属图书:
区域实践:时代诉求与近代中国乡村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12.33-62
魏本权
摘要:
本文梳理了民国乡村建设中“政教合一”的模式和变化历程。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是自秦汉以来的中央权威如何下沉到基层社会的关键纽襻之一。“政教合一”是把握乡村建设运动整体变化和性质重新认知的关键。本文将国民党统治区出现的政教合一模式归纳为三大类型:拒绝与南京中央政权政治结合,以教化、社会为本位的特殊的政教合一;坚持教育与政治合作,以教育为主、政治为辅的普通的政教合一;主张以政治为主、教育为辅的“官统政治”。在三大类型的彼此纠葛中,经历了“特殊派”与“统制派”的竞争、“普通派”对“统制派”“特殊派”的调和,最后“统制派”逐渐强势。
关键词:
乡村建设
国家政治
乡建统制
政教合一
作者简介:
曹天忠:
广西博白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澳门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近现代教育与社会变迁、近现代大岭南区域史、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相关报告
日常生活政治化与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以宁夏Y市郊区巴村为例
美国公共腐败的测量:来自联邦起诉行政记录的证据
网络舆情建设
现代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及其价值理念
国外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做法和有益借鉴
教育与乡村建设
中国大陆的新合作组织建设运动
现代化背景下的乡民社会——贵州省九溪村
2005年:中国民间的乡村建设与改造
农村社会工作实务
文章目录
·
引言
·
被忽略的“统制的政教合一”
“特殊派”与“统制派”的竞争
(一)“特殊派”的“政教合一”内涵
(二)“特殊派”与“统制派”在言论上的对立
(三)“特殊派”与“统制派”在行动上的抵触
“普通派”对“统制派”“特殊派”的调和
(一)“普通派”的理念及其与“统制派”“特殊派”的关系
(二)“普通派”对“特殊派”与“统制派”关系的调和
(三)“统制派”与“特殊派”各自的让步和修正
·
“统制派”的逐渐强势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