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民国大学与县政建设——以燕京大学汶上实验区为个案的考察
作者:
王雪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1207字
所属图书:
区域实践:时代诉求与近代中国乡村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12.207-219
魏本权
摘要:
本文以燕京大学汶上实验区为个案,对该实验区的建设活动进行评价和反思。1935年9月16日,山东省政府发布训令,由张鸿钧代任汶上县长。自此,燕京大学汶上实验区的建设工作正式起步。燕大师生在汶上实验区实行了改进县府建设、推广新式教育、兴修水利工程等建设内容,试图超越清河实验囿于乡村的局面,拓展到更多公共领域开展建设和治理。总体来说,燕京大学在汶上实验区的建设活动利用行政力量克服了建设过程中的种种阻力,以实验区作为学生实习基地有利于学术研究和学生训练,但缺乏长期规划,对汶上的后续建设发展不利。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地方行政
乡村建设
学术调研
作者简介:
王雪:
王雪(1989— ),山东东营人,历史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乡村史研究。
相关报告
由城入乡:20世纪30年代青岛的乡村建设
明代贵州上六卫屯田研究
明代卫所军功研究——以贵州都司武职选簿为中心
国外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做法和有益借鉴
教育与乡村建设
中国大陆的新合作组织建设运动
现代化背景下的乡民社会——贵州省九溪村
2005年:中国民间的乡村建设与改造
农村社会工作实务
政府担当:引领高水平乡村建设“华丽转身”
文章目录
·
燕大教授与汶上实验区的设立
燕大在汶上实验区的建设情形
(一)改进县府建设
(二)推广新式教育
(三)兴修水利工程
(四)其他建设内容
·
燕大在汶上实验区的建设活动评析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