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作者:
胡熠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
报告页数:
29页
报告字数:
24407字
所属图书:
中国林改20年: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武平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传承中华民族生态智慧、总结我国生态环保事业发展历史经验,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我国“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彰显时代精神、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生态文明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立意高远、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具有思想的深邃性、理论的系统性和实践的高效性。其孕育形成和最终确立蕴含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孕育形成、核心要义和理论品质,是持续推动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福建

作者简介:

胡熠:女,1974年11月生,福建省福州市人。200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系从事访问学者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管理学博士,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教研成果曾获得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一、二等奖,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第六届精品课奖。从2004年开始从事流域公共治理问题的跟踪研究,10年来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08)、中共中央党校科研部项目(2008)、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2006)、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10)等有关流域公共治理的各类项目8项,发表相关系列论文20余篇。

文章目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与实践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二)中华传统生态智慧的传承和弘扬
  • (三)国际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借鉴和扬弃
  • (四)党领导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历史经验总结
  • (五)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工作实践的提炼升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与时代价值
  • (一)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
  • (二)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
  • (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四)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五)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六)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
  • (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 (八)坚持用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 (九)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 (十)坚持共建全球生态文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福建建设
  • (一)绿色低碳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 (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造先进经验
  • (三)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取得新提升
  • (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前列
  • (五)绿色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