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管理优化与改进策略

作者:
赵树新 王建平
出版日期:
2023年1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2719字
所属图书:
北京教育发展研究报告(2022~2023)
摘要:

贯彻落实“双减”工作,对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需要正视存在的问题,积极创新教学管理。通过对北京市中小学的调查发现,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能够较好落实“双减”政策各项要求,为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提供基础保障,但教学管理还有待优化和改进,存在教师设计高质量作业能力不足,学校提供专业支持与帮助不够;学校硬件和师资难以满足课后服务需求,课后服务保障尚不充分;未能管理好教师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影响教师专业学习和身心健康等问题。为此,需要系统变革学校教学管理,推动学校教学管理各环节转型升级;为教师减负营造良好的环境;推动学校教师研修结构重组和流程再造;建立优质作业资源库,赋能作业管理;多渠道增加课后服务资源供给;探索推动课后服务“课程化”;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保障与监督作用,确保学校有效落实“双减”政策要求。

关键词:

教学管理“双减”作业管理课后服务管理

作者简介:

赵树新:博士,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管理、教育评价。

王建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小学教育教学。

文章目录
·调研样本选取
学校教学管理取得的进展与成效
  • (一)学校严格落实教学管理要求,履行课程教材使用规定,为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提供基础保障
  • (二)重视课堂教育教学主阵地,采用多种举措监督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教学管理有效性
  • (三)落实作业管理制度建设,实施作业统筹管理,教师对作业设计和布置更加重视
  • (四)加强学校考试评价管理,准确把握考试功能,减轻学生考试压力
  • (五)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整体安排,统筹规划课内课后时段安排,基本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校教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教师工作时间延长、工作量增加,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时间减少,影响教师专业学习和身心健康
  • (二)教师设计高质量作业能力不足,学校提供专业支持与帮助不够,作业管理实施效果仍需改进
  • (三)学校硬件和师资难以满足课后服务需求,课后服务资源供给单一,课后服务保障尚不充分
优化和改进学校教学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 (一)系统变革学校教学管理,推动学校教学管理各环节转型升级,整体优化教学生态,发挥学校教学管理指导功能
  • (二)学校要为教师减负营造良好的环境,统筹安排教师在校工作,保障教师备课教研时间和质量
  • (三)教育行政部门打造智能研修平台,开发教师智能研修模式,推动学校教师研修结构重组和流程再造,实现数据驱动的教师专业发展
  • (四)建立优质作业资源库,加强监督落实,赋能作业管理,提升作业效能
  • (五)提升课后服务管理成效,多渠道增加课后服务资源供给,推动课后服务高质量、多样化发展
  • (六)发挥学校课后服务育人功能,基于五育融合优化课程实施管理,探索推动课后服务“课程化”
  • (七)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保障与监督作用,在政策、资金、人员等方面提供支持与帮助,确保学校有效落实“双减”政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