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居住模式与凡村人际关系变迁
作者:
赵爽
出版日期:
2023年6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字数:
19242字
所属图书:
城市化与农村人际关系变迁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06.64-85
赵爽
摘要:
本文从居住模式方面考察了村改居工程的实施对凡村人际关系变迁的影响。村改居之后,凡村从原来院落式的平房居住格局变成了现今单元楼式的居住格局。陌生人频繁的往来流动使村落的自然边界不再明晰,凡村村民的日常人际交往圈也有所扩展。院落式平房居住格局的消失,使人们的生活被隔离成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两个明显对立、毫无交界的独立样态。单元式楼房内的独立空间促进了个人隐私权的发展,隔绝了原来熟人社会中人们之间亲密的交往关系。家庭中的成员更多的是以个体为单位和主体与自己所建立的人际关系在公共空间内进行来往。
关键词:
村改居
邻里关系
居住格局
人际交往
亲属关系
作者简介:
赵爽:
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艺术学院教师,社会学博士,高级社会工作师。
相关报告
礼物交换、商品交换与凡村人际关系变迁
流动家庭外部关系:亲属关系和邻里关系
村落概况
村落舆论、身份认同与凡村人际关系变迁
重建传统人际关系?
伊宁市民族居住格局和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
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失灵——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政策分析
余家桥村落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杜家剅村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村民:村落身份边界模糊化
·
第二节 邻里:公领域与私领域边界清晰化
·
第三节 亲属:交往理性化
·
第四节 家庭内部成员:隐私化与独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