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三生融合”视角下广州科技创新空间发展格局与趋势研究

作者:
廖路思 张文涛 梁嵩翔
出版日期:
2023年7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1498字
所属图书:
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创新成为新时期城市综合竞争的发展内核。广州城市发展呈现“商贸发展轴-金融发展轴-科技创新轴”的层进式空间趋势,表现为从以“点”到“面”再到多“点”多“面”的科技创新空间融合、点面交互协同发展的演变形态。本文基于城市空间发展体系文献调研与和总结归纳,以“三生空间”融合发展为视角,梳理广州科技创新空间发展趋势、特征与问题,剖析生态廊带与创新圈层机理框架,提出广州构建以“一环双核三廊”为主的科技创新空间递进策略,主张完善“一环”生态链条、提升“双核”服务功能、优化“三廊”产业结构,强化生态廊带与创新圈层的制度嵌入及逆向扩展,提升广州生态空间和科技创新空间生产的叠生效应和空间竞争力。

关键词:

制度嵌入科技生态系统科技创新空间创新地理

作者简介:

廖路思:博士,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与区域发展。

张文涛:博士,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为区域创新与科技政策。

梁嵩翔: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研究助理,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

文章目录
研究概述
  • (一)经济活动由中心到外围的地理集聚
  • (二)“三生空间”发展的有机结合
  • (三)创新边界的尺度重组与空间治理的制度嵌入
广州科技创新空间发展历程
  • (一)广州城市发展轴线的空间变迁
  • (二)广州科技创新空间发展脉络与特征
  • (三)广州科技创新空间发展问题
生态廊带与创新圈层的叠生空间生产
  • (一)叠生空间的基本问题:产业基础上的科技创新与生态耦合关系
  • (二)叠生空间的核心问题:创新地理建构下的空间协同效应
广州科技创新空间的发展启示
  • (一)完善外围“一环”生态链条有序空间增长
  • (二)强化“双核”服务功能的地理集聚效应
  • (三)以制度嵌入提升“三廊”结构协同
  • (四)展望广州科技创新空间未来发展走势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