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京津冀绿色创新进展与成效分析

作者:
叶堂林 何皛彦
出版日期:
2023年7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17670字
所属图书:
京津冀发展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绿色创新已成为世界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为中国经济低碳转型提供了必要支撑。绿色创新是一种以绿色技术驱动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发展手段或模式,具有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生态环保三重属性,对驱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要素替代效应、技术补偿效应、产业重组效应、经济增长效应、节能减排效应。研究发现,在绿色创新产出水平方面,京津冀地区整体水平稳步提升,其中北京最高且稳居全国首位,天津次之,河北总量落差较大;在绿色创新效率方面,京津唐优势突出,张家口和承德劣势明显;在绿色创新网络关联方面,京津冀地区面临网络节点较少、网络关联密度趋弱、网络关联格局碎片化、产业承载能力严重不足等现实问题。建议从构建以绿色技术为前沿领域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加快推进区域绿色产业发展、优化京津冀绿色创新链的空间分工与布局等方面提升区域绿色创新整体效能。

关键词:

京津冀绿色创新网络关联“核心-外围”结构

作者简介:

叶堂林:经济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首都高端智库)执行院长、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研究平台)执行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长城学者”特聘教授,京津冀蓝皮书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京津冀协同发展等。连续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主持委办局委托及横向课题30余项,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120余篇,获“优秀皮书奖”一等奖8次、二等奖2次。25项研究成果获中央领导肯定性批示,19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4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采纳。先后获评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优秀主讲教师、后备学科带头人、首批经贸学者等。主要社会兼职包括中国区域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京津冀协同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北京市政府参事室特邀专家、河北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保定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科委入库专家等。

何皛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后、首都发展研究院研究助理,,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文章目录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综观国际——绿色创新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 (二)审视国内——绿色创新体系是经济低碳转型的必要支撑
  • (三)聚焦京津冀——绿色创新为区域低碳转型提供内生动力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一)绿色创新的内涵特征
  • (二)绿色创新的评价方法
  • (三)绿色创新的关注重点
  • (四)绿色创新的研究进展
研究设计与分析框架
  • (一)绿色创新的概念内涵
  • (二)绿色创新的价值属性
  • (三)绿色创新的综合效应
  • (四)绿色创新的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与短板分析
  • (一)京津冀绿色创新产出水平
  • (二)京津冀绿色创新效率
  • (三)京津冀绿色创新网络关联
  • (四)京津冀绿色创新的产业支撑
对策建议
  • (一)构建以绿色技术为前沿领域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 (二)加快推进区域绿色产业发展
  • (三)优化京津冀绿色创新链的空间分工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