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双城”联动背景下广州南沙打造广深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动发展带的对策研究

作者:
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课题组
出版日期:
2023年8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3694字
所属图书:
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报告(2023)
摘要:

国务院印发的《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赋予南沙重大战略定位、重磅支持政策。加强广深“双城”联动,积极推动广深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动发展,是推动南沙加快形成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重要措施。本文深入探讨了广深“双城”联动背景下,南沙打造广深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动发展带的背景、理论基础、可行性以及发展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广深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联动发展。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粤港澳大湾区“双城”联动

作者简介:

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课题组:课题组成员:谭苑芳,博士,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理事长;涂成林,广州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会长,研究方向为城市综合发展、文化科技政策、国家文化安全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应习文,博士,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主管级高级研究员;周雨,博士,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政府绩效评价中心主任,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讲师;于晨阳,博士,广州大学博士后;臧传香,博士,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执笔人:谭苑芳、应习文。

文章目录
南沙打造广深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动发展带的背景
  • (一)基础优势
  • (二)劣势短板
“双城”联动背景下南沙打造广深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动发展带的理论基础
  • (一)“多中心”发展理论
  • (二)总部经济模型
  • (三)产业纵向关联理论
大湾区典型城市的产业发展特征模式
  • (一)大湾区各行业产业集聚特征
  • (二)深圳企业的溢出特征
  • (三)深圳产业溢出的主要原因
“双城”联动背景下南沙与深圳产业协同发展的可行性
  • (一)南沙与深圳产业协同发展的独特优势
  • (二)南沙与深圳产业的互补性分析
南沙打造广深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动发展带的路径
  • (一)推动广深两市在南沙打造广深联动发展合作区
  • (二)打造广深信息技术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区
  • (三)“内融外引”推动生物谷双轮驱动增长
  • (四)聚焦发展大湾区高端健康服务业
南沙打造广深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动发展带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组织协调实施
  • (二)加强产业要素支持
  • (三)创新与人才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