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关于深圳打造“人才资源大循环”的建议

作者:
李杰 丁百川 张猛
出版日期:
2023年8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0363字
所属图书:
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报告(2023)
摘要:

深圳已经具有可观的人才储备和人才培养能力,但仍存在供需错配、区域不均衡、人才成本高、发展空间受限,以及原始创新导向不明确等问题。应顺势让人才有序循环起来,调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资源,预见性破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人才矛盾,既要在市场中提升人才待遇,又要在共享中降低企业人才成本。本文结合国际经验,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深圳创新生态人才大循环巴斯德象限

作者简介:

李杰: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粤港澳经济发展。

丁百川: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本科生。

张猛:经济学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

文章目录
深圳人才建设发展的成绩与问题
  • (一)人才事业发展成绩
  • (二)人才供需结构失衡
  • (三)人才成本高企
  • (四)高校人才内卷
  • (五)高层次人才和国际化水平较低
  • (六)原创性成果不足
国际经验表明人才循环非常必要
  • (一)经验一:整合产学研,培养创新生态,完善人才的社会网络
  • (二)经验二:促进科研人员与产业的深度结合,不进则退
  • (三)经验三:发挥大学在创新中的核心地位,加强机构间对接
  • (四)经验四:只有原创性的成果方能入选各种奖励,密切联系社会重大需求与发展
促进人才大循环机制的具体建议
  • (一)意义与路径
  • (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