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北京市养老志愿服务实践报告

作者:
李金娟
出版日期:
2023年7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10571字
所属图书:
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22~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公共精神和实践,以其志愿性与公益性特征在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体现出积极作用。北京市在社区为老服务实践中逐步开展养老志愿服务的探索,并形成一定可借鉴的模式与经验。北京市养老志愿服务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常态化养老志愿服务机制还未形成、志愿服务嵌入社区为老服务的内容性能有待提升等问题。本报告就如何促进志愿者更好参与首都老龄化社会治理、发挥志愿者优势和功能展开分析,研究认为新时期优化首都养老志愿服务事业应注重以下层面内容: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优化顶层政策设计;构建志愿养老服务日常化、常态化机制;完善志愿者队伍培训机制,形成养老志愿文化氛围;汲取发达国家有益经验,探索建立富有首都风貌的现代化养老服务志愿机制。

关键词:

志愿服务养老实践路径实践模式

作者简介:

李金娟: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治理、社区养老、文化养老、文化社会学。主要著作为《北京市社区养老照顾专业化资源配置研究》(专著)、《社区治理:价值匹配(NCT)分析方法》(合著)。主持“基于‘时间银行’的北京社区居家互助养老模式创新研究”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北京社区工作者思想动态研究”课题(北京市社工委民政局委托决策咨询课题),并参与其他部门委托各类课题多项,在《学习与探索》《北京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文章共计30余篇,曾获第八届亚洲大洋洲国际老年学老年医学论坛论文优秀奖。

文章目录
·北京市养老志愿服务的初步发展
北京市社区养老志愿服务主要模式
  • (一)由养老服务机构开展的嵌入型社区养老志愿服务
  • (二)以“街道—社区”为依托、以社会组织为参与主体的养老志愿服务
  • (三)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与志愿服务团队合作开展的养老志愿服务
  • (四)社区老年自组织开展的互助型志愿服务
北京市推进养老志愿服务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法律法规不完善,相关规范标准、评价机制有待建立
  • (二)常态化的养老志愿服务机制还未形成
  • (三)志愿服务嵌入社区为老服务的内容性能有待提升
优化北京市养老志愿服务实践的路径思考
  • (一)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优化顶层政策设计
  • (二)构建志愿养老服务日常化、常态化机制
  • (三)完善志愿者队伍培训机制,形成养老志愿文化氛围
  • (四)汲取发达国家有益经验,探索建立具有首都特色的现代化养老服务志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