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智能化背景下中国故事叙事模式创新研究

作者:
周翔 仲建琴
出版日期:
2023年8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字数:
19525字
所属图书:
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研究 第一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智能化加速了当下各领域媒介化的进程,媒介技术与文化、社会之间的互动及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这改变了故事创作和传播的实践方式。基于这一新的媒介场景,“中国故事”成为一个开放式的叙事空间,个体作为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模式的具身,与平台、算法、机器等非人类主体共同构筑了跨文化叙事的故事景观。故事跳脱出既往一系列的二元对立,转而观照嵌入各种网络和数据中的人及其所处的动态情境。本文以智能化及其深层机理的媒介化论述为牵引,重思故事、媒介和主体等概念,在考察故事本质、叙事主体、用户环境、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变迁的基础上,结合叙事理论和计算传播原理,检视既有的中国故事叙事模式面临的挑战及构成要素的转化,提出再造叙事创作流程,以期寻找到中国故事智能化叙事模式的创新方向,即,在不断的流转、对话中开启意义交互和故事再创作的新进路,并尝试为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建构出一个人机交互式的智能化叙事模式。

关键词:

中国故事主体性智能化叙事媒介化分众化

作者简介:

周翔: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新闻传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仲建琴:系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智能化驱动重思“中国故事”的叙事生产
智能化媒介:讲述“中国故事”的构成要素转化
  • (一)讲什么:从文本书写的国家叙事到媒介语法的日常实践
  • (二)谁来讲:从一元的人脑思维到人机交互的集群智能
  • (三)给谁讲:从遥远模糊的“他者”到可感可知的“我们”
数据流驱动:“中国故事”的智能化叙事模式建构
  • (一)数据采集:动态学习发掘故事创意线索
  • (二)故事创作:人机交互下的智能化新叙事
  • (三)故事传播:分众化、场景化的“伴随式服务”
  • (四)故事体验:可视化、可触摸的“沉浸式故事”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