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世界主要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三种模式

作者:
谢来风
出版日期:
2023年10月
报告页数:
34页
报告字数:
27740字
所属图书: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模式与路径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年来,北京和上海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基础,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能级与影响力升级,在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网络中具备较大影响力。综合已有的研究,本文认为,虽然上述以及其他主要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不同因素影响,发展模式与路径各有特色和不同,但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模式,即“科学中心”模式、“产业创新中心”模式以及“科学中心”与“产业创新中心”相结合的模式(以下称为“双中心”模式)。按照这个分类,本文分析七个主要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做法,以期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

作者简介:

谢来风: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主任研究员,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智库联合会理事,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英国利物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香港、澳门、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公共政策等。主持或参与多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都市圈、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国家和省市重大课题研究。参与编著《新时代下的香港发展》(第二作者)、《大湾区建设与深港合作四十年》、《“一带一路”合作项目落地与战略对接》等书籍,在《科技导报》《开放导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的意义、挑战与建议》《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质量建设思路——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等论文多篇,在中国网、《深圳特区报》等发表多篇理论文章。

文章目录
“科学中心”模式
  • (一)日本筑波
  • (二)法国格勒诺布尔
“产业创新中心”模式
  • (一)英国伦敦
  • (二)以色列特拉维夫
“双中心”模式
  • (一)美国硅谷
  • (二)中国北京
  • (三)中国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