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21~2022年中国数字金融创新与发展报告

作者: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金融蓝皮书课题组
出版日期:
2023年10月
报告页数:
54页
报告字数:
46486字
所属图书:
中国数字金融创新发展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21~2022年,数字支付模式不断成熟,数字人民币试点实现规模与领域双突破,产业数字金融成为重要方向,银行数字化转型深耕场景金融,证券业和保险业数字化加快发展步伐,消费金融总体沿着更加提质增效、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融合化、场景化、智能化、绿色化、规范化是我国数字金融发展的显著特点,数字技术与金融深度融合促进数字金融蓬勃发展,数字人民币、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模式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动数字金融治理向着法治化、规范化迈进。未来,我国数字金融将呈现六大趋势: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双轮驱动,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产业金融与消费金融协同推进,金融业态和模式更加绿色化,数字人民币应用加速推广,金融机构加快组织体系数字化步伐。我国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推动数字金融创新发展,强调数据要素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金融法治建设,完善数字金融治理手段、体系和机制。

关键词:

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数字技术治理创新数字金融

作者简介: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金融蓝皮书课题组:中央财经大学数字金融蓝皮书课题组从2012年开始持续跟踪研究我国数字金融(曾用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概念)发展的基本情况、主要特征、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已经连续出版7部年度发展报告。该团队的数字金融年度发展报告,曾经获得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十三届“优秀皮书奖”一等奖。本次总报告负责人欧阳日辉,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金融学院双聘教授,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数字金融。课题组成员:旷婷玥,博士,澳门城市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梁桂铭、徐睿飏、曾哲、周航、虞旻轩,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文章目录
2021~2022年中国数字金融发展总体情况
  • (一)数字支付模式不断成熟
  • (二)数字人民币试点实现规模与领域双突破
  • (三)产业金融数字化转型加速发展
  • (四)银行数字化深耕应用场景与金融科技
  • (五)证券数字化稳步发展
  • (六)数字化转型赋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金融技术创新与发展特点
  • (一)市场热情助力数字金融技术发展
  • (二)中国数字金融技术发展已居全球前列
  • (三)底层技术革新四大特点:精准化、智能化、安全化、规范化
  • (四)顶层设计提高数字金融技术发展的战略高度
数字金融模式创新概况
  • (一)元宇宙金融激发银行无限活力
  • (二)绿色金融赋能低碳转型
  • (三)产业数字金融哺育中小微企业茁壮成长
  • (四)数智化营销助力金融机构获客
数字金融治理创新情况
  • (一)数字金融治理走向法治化、规范化
  • (二)企业自控能力不断切实提升
  • (三)行业自律组织不断发挥作用
  • (四)政府治理不断向前推进
数字金融创新与发展的挑战
  • (一)地缘冲突威胁跨境金融数字设施安全
  • (二)实现数据自由流动和相互联通任重道远
  • (三)监管和金融科技伦理治理仍面临挑战
  • (四)金融科技核心技术攻关需进一步加强
  • (五)地区间、机构间金融科技发展不均衡
  • (六)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深度、广度不足
数字金融创新与发展的趋势
  • (一)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双轮驱动
  • (二)产业金融与消费金融协同推进
  • (三)金融业态和模式更加绿色化
  • (四)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五)金融机构加快组织体系数字化步伐
  • (六)数字人民币加速推广
数字金融创新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建立并完善数据要素市场
  • (二)打造并完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
  • (三)准确把握数据治理和数据开放的平衡
  • (四)大力推动产业数字金融发展
  • (五)行业端、企业端加强金融科技国际合作
  • (六)加速底层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