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黄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报告

作者:
江文斌 刘浩 赵广帅 包乌兰托亚 冯彦 张慧杰
出版日期:
2023年12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19561字
所属图书:
中国林业和草原生态安全评价报告(2022~2023)
摘要:

本报告以黄河流域九省(区)为研究范围,以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四个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状态—压力框架模型构建黄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双权法确定权重,极差法进行标准化处理,综合指数法确定生态安全指数对黄河流域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上游处于较不安全状态,中、下游处于较不安全状态和安全状态之间。黄河流域森林与草原生态安全状况均处于临界安全状态,湿地处于较不安全状态,荒漠处于较安全状态。基于此,本报告提出黄河上游重在治理,不断提升水源涵养能力;黄河中游重在保护,不断增强水土保持能力;黄河下游重在防险,不断完善水沙调控体系。

关键词:

生态系统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指数

作者简介:

江文斌:江文斌,博士,青岛农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安全评价。

刘浩:博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室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林业经济管理、生态经济、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赵广帅:博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林草生态系统生态保护修复政策监测评估。

包乌兰托亚:博士,青岛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安全评价。

冯彦:博士,聊城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林业经济管理。

张慧杰: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粮食安全政策与林业生态安全。

文章目录
·黄河流域概况
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 (一)水资源综合治理探索期(1949~1978年)
  • (二)流域保护与发展规划期(1978~2012年)
  • (三)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建设期(2012年至今)
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
  • (一)流域内生态环境脆弱问题
  • (二)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问题
  • (三)水资源短缺问题
  • (四)水环境污染问题
  • (五)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黄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与分析
  • (一)黄河上游
  • (二)黄河中游
  • (三)黄河下游
黄河流域各生态系统生态安全评价结果
  • (一)森林生态系统评价
  • (二)草原生态系统评价
  • (三)湿地生态系统评价
  • (四)荒漠生态系统评价
维护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政策建议
  • (一)全流域:上游治理,中游保护,下游防险
  • (二)黄河上游:重在治理,不断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 (三)黄河中游:重在保护,不断增强水土保持能力
  • (四)黄河下游:重在防险,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