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广州市居民参与慈善捐赠情况调研报告

作者:
李超海
出版日期:
2023年12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12970字
所属图书:
广州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公益慈善捐赠正走入千家万户,成为广州居民广为接受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居民有过公益慈善捐赠活动的参与经历,主要参加助贫扶贫、助残助孤助老等帮扶弱势社群的公益慈善捐赠活动,同时也会参加各种突发性的社会救助活动和常态化的科教文卫等公益活动。越来越多的居民转为线上参与,基于个人自愿和个人自主的原则,借助各种公益性慈善捐赠平台参与各类活动。广州居民公益慈善捐赠活动呈现小额多助、大善积于日常的特点,以荣誉性奖励和社会承认为主要收获。广州居民持续参与公益慈善捐赠活动还跟配偶、子女的稳定支持分不开。广州浓郁的慈善文化和氛围,擦亮了广州慈善之城的品牌,也激励了广州居民的持续参与。未来,需要推动慈善平台建设,丰富慈善工作形式和组织方式,推进工作融合和机制创新,实现广州公益慈善捐赠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慈善捐赠调查研究广州居民

作者简介:

李超海:社会学博士,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社区研究。

文章目录
·研究背景
研究发现
  • (一)居民慈善捐赠参与比例高,参与积极性强
  • (二)参加动机以个人自愿为主,主要参与助残助孤助贫活动
  • (三)大善积于日常,以小额慈善捐赠为主
  • (四)常态化借助社交媒体关注各类公益慈善捐赠信息
  • (五)线上参与公益慈善捐赠逐渐成为社会潮流
  • (六)公益慈善捐赠活动的规范性有待加强
  • (七)荣誉性奖励和社会承认是居民参与慈善捐赠的主要收获
  • (八)来自配偶、子女的支持是居民持续参加慈善捐赠活动的原动力
  • (九)广州慈善文化氛围浓厚,慈善工作有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 (十)慈善捐赠工作是推动广州社会建设、擦亮广州慈善之城品牌的重大举措
  • (十一)心有余而力不足是广州居民从事公益慈善捐赠活动的最大阻力
  • (十二)有效供给不足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停滞问题持续存在
  • (十三)大力推动慈善平台建设,不断丰富工作形式,持续推进慈善事业融合创新发展
趋势与建议
  • (一)推动慈善文化深入人心
  • (二)强化慈善工作制度建设
  • (三)创新慈善工作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