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研究报告(2020~2022)
作者:
刘水静
施曼青
陈娟娟
出版日期:
2023年12月
报告页数:
33页
报告字数:
28458字
所属图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分析报告(2020~202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12.247-279
佘双好
摘要:
2020~2022年,学界围绕“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取得了丰富研究成果。在深刻剖析“德法”教材和课程教学调整变化的基础上,学者们就“德法”课程教学如何充分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反映国情社情、弘扬中国精神和传统文化、体现职业教育与思想引领相结合等问题展开了拓展研究。在盘点学界围绕“德法”课程开展的研究基础上,我们认为未来探索可进一步聚焦以下六个方面:增加实证研究、关注思政课教学“一体化”、重视学生视角、促进学科融合、鼓励个案研究、落实“大思政课”理念。
关键词:
课程教学
内容研究
“思想道德与法治”
作者简介:
刘水静:
施曼青:
陈娟娟:
相关报告
教育系统的秘密——学校与文化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方法研究报告(2020~2022)
文章目录
研究总体概况
(一)研究数量
(二)文献来源概况
(三)研究主题与领域
研究观点述评
(一)教材编写组对教材修订的说明
(二)关于“德法”课程的整体性研究
(三)关于教学内容的拓展研究
后续研究展望
(一)增加实证研究
(二)关注思政课教学一体化
(三)重视学生视角
(四)促进学科融合
(五)鼓励个案研究
(六)落实“大思政课”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