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数字化重构下人工智能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效应

作者:
惠宁
出版日期:
2024年1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字数:
21787字
所属图书:
由大转强:数字经济驱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从知识创造与知识地理溢出的双重视角出发,剖析人工智能在知识搜索“网络效应”和知识创新路径上的动态收益递增效应作用下,对于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非线性效应,阐述人工智能通过知识流动、知识溢出的形式,推动邻近地区制造业研发强度增加、专业化分工,形成知识创新地理溢出的非线性效应。基于2012~2020年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关中经济区四大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融合发展先行区省域层面关键指标的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与分析人工智能对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效应。研究表明,在组织层面,应当以制造业产业集群为主体,有效发挥人工智能知识创造的“网络效应”,推动头部企业主导人工智能知识创造路径的探索及对集群组织的知识溢出;在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层面,注重区域数字化水平的提高、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软、硬制度要素的构建,促进人工智能对邻近地区制造业的知识地理的“非线性”溢出。
关键词:

制造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

惠宁: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二级教授,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家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企业理论与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学科带头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工商管理建设项目主持人。长期从事产业经济理论、数字经济理论和企业发展理论等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求是》《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等权威或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65篇,出版《互联网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效应研究》(人民出版社,2023)等专著13部,主编出版《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等教材7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及省部级课题3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与教学成果奖12项。

文章目录
计量模型、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 (一)计量模型
  • (二)变量设定
  • (三)数据说明
人工智能在知识创造维度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非线性效应分析
  • (一)模型设定的合理性检验
  • (二)四大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发展先行经济区总体层面的估计结果分析
  • (三)四大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发展先行经济区分区域层面的估计结果分析
人工智能在知识地理溢出维度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非线性效应
  • (一)四大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发展先行经济区总体层面的估计结果分析
  • (二)四大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发展先行经济区分区域层面的估计结果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小结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