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以循环经济体系支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作者:
陈宁
出版日期:
2024年2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字数:
22489字
所属图书:
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材料、燃料等产品开采和加工的线性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根本变革,通过改进设计和服务延长产品寿命,缩小、减缓、闭合资源循环。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支撑。对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循环经济的要求以及领先的循环经济发展国家的发展水平,上海循环经济业务体系还存在短板,尚未形成循环产品体系,循环设计业务发展较为滞后,“产品即服务”模式尚未全面展开;推动循环经济的政策环境还不完善,相关行业界定较为混乱,主管部门较为分散,推进政策集中于资源回收利用环节。未来上海要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应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循环经济的边界和监管框架;加大政策供给力度,弥补循环经济关键业务环节缺陷和关键链条的不足。

关键词:

循环经济上海绿色低碳

作者简介:

陈宁:经济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经济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绿色发展、环境政策与管理。

文章目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循环经济提出的实质要求
  • (一)循环产品
  • (二)产品即服务(PSS)
  • (三)逆向物流
  • (四)协作消费
欧盟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历程与主要领域
  • (一)欧盟循环经济行动计划出台历程
  • (二)欧盟《循环经济行动计划》的主要政策领域
上海循环经济发展的进展与差距
  • (一)上海循环经济业务体系进展
  • (二)上海循环经济政策进展
  • (三)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存在的差距
上海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通过顶层设计明确循环经济的边界和监管框架
  • (二)通过产品政策弥补循环经济关键业务环节缺陷
  • (三)通过财税政策加强对循环经济关键链条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