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新型工业化评价理论逻辑、指标体系构建及结果评价

作者:
李芳芳 张鹏
出版日期:
2024年1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19318字
所属图书:
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新型工业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物质基础,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战略支撑。从时代内涵看,新型工业化立足于党领导人民所开创并不断完善的伟大工业化实践,新型工业化正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环。从机理内涵看,新型工业化顺应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特别是与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结合,使工业化突破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桎梏,加速产业升级迭代和再造。同时,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突出了新型工业化与“三农”及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互动性、互补性,这也是新型工业化立足中国14亿人口大国国情和加快人口规模巨大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在深刻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报告沿袭陈佳贵等工业化评价体系框架,丰富和扩充了经济增长、空间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五方面的评价指标,然后对各省(区、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价。总体而言,中国新型工业化仍然呈现“东高西低”格局,即东部地区处于领跑状态,中西部地区总体处于传统工业化深入发展与新型工业化并进阶段,符合中国区域和区域梯度转移、发展战略。

关键词:

评价指标新型工业化评价结果

作者简介:

李芳芳: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贸易系副教授。2015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15~201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一带一路”贸易与投资。目前主要的学术兼职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一带一路林草经贸国际合作中心副秘书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品国际贸易研究中心对外投资室主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木材安全国家科技创新联盟副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国际投资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等。在《经济管理》、《国际贸易》、《宏观经济研究》、《城市发展研究》、《经济评论》、《经济日报》、Journal of Sustainable Forestry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以第二著者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7部。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政府或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科研成果曾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学术奖励。

张鹏:男,汉族,出生于1984年1月,山西长治人,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专项科研项目多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社科重大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等权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主编出版“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改革年代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等专著多部,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奖项。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增长。

文章目录
新型工业化理论解释
  • (一)新型工业化时代内涵
  • (二)新型工业化机理内涵
·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构建
·中国31个省(区、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情况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