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报告(2022~2023)

作者:
戴伟娟
出版日期:
2024年3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20818字
所属图书:
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2022~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长江经济带的农业拥有和全国平均水平相似的产业结构。该地区以约24%的农业用地生产了全国35%以上的粮食,贡献了全国农业42%以上的增加值,吸纳了43%的农业就业人员。从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情况来看,半数一产劳动力集中在上游,下游农业劳动力减少较快;上游农业产值占比较高,下游粮食产量比重较大;上、中、下游发展速度趋于一致,总体上发展增速与上年持平。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来看,长江经济带中游和上游地区的机械动力增加幅度较大,与下游地区的差距逐步缩小;上游地区的设施水平较低,但有效灌溉面积增速相对较快,与中下游地区的差距也有逐步缩小之势。长江经济带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2021年跌出了全国平均水平,中游地区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作为谷物和油菜籽的主产区,长江经济带的土地单产较高。2023年,长江经济带将继续推动更多政策、资源和力量向农业和农村倾斜,长江经济带的农业发展主要聚焦农产品保供,以及绿色农业、品牌农业、科技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人才流动等几个领域。

关键词:

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长江经济带

作者简介:

戴伟娟:经济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现代农业发展,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与农业人口。

文章目录
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总体概况
  • (一)农业投入
  • (二)农业规模
  • (三)农业结构
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的地区比较
  • (一)农业发展基础
  • (二)农业发展增速
  • (三)农业现代化水平
2023年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展望
  • (一)继续力保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 (二)继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
  • (三)推进三产深度融合,促进农业功能多元化
  • (四)实施农业要素下乡行动,大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