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跨越学科的边界:2023年社会学理论研究趋势
作者:
孙宇凡
出版日期:
2024年6月
报告页数:
45页
报告字数:
60762字
所属图书:
清华社会学评论 第二十一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06.182-226
严飞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王天夫
摘要:
借鉴其他学科资源,重建知识边界,是当下社会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趋势。然而,社会学理论对它所批评的学科领域有偏见,进而固步自封,忽视了这些被批评的领域也在分化与发展。故而,如何重新接纳这些被批评的学科领域成为跨学科的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关键问题。为此,我以哲学认识论与政治理论研究为例,指出社会学家之所以拒绝这两大领域是因为其理想化论证的特点。但是,鉴于这两大领域已经发展出更关注现实世界的社会认识论与民族志敏感性政治理论,社会学家对其的刻板印象也应予调整。我以弗里克的《认知的不正义》和扎卡的《当国家遇上街头》两本近年的著作及其后续影响力作为两大领域前沿发展代表,既重建其中与社会学相似或有差异的论证结构,也指出这些论证对社会学近年发展的启发与帮助。最后,我以探索的方式结尾,指出行为经济社会学、演化生物学、认知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最新发展都值得社会学理论与其继续建立跨学科对话。
关键词:
跨学科
社会学理论
扎根规范理论
社会认识论
作者简介:
孙宇凡:
爱丁堡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博士研究生。
相关报告
“不浪费的人类学”影像实践——影评《金翼山谷的冬至》
从文学到文化——文学人类学的跨界与超越
如何确定文学人类学的学科地位——“第十一届人类学与民族学国际会议”专题研讨会总结谈
中国文学人类学四十年
人类学的文学脚步
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命题的引领与思考
实践转向与社会建构论
时空研究与社会建构论
扬起生活的风帆
寻找人类美好家园:马克思的求索
文章目录
·
社会学理论对外学科理论的物化:以哲学认识论和政治理论为例
·
认知不正义与社会认识论转向:跨学科的相似性与启发
·
政治理论的民族志敏感性及其经验转向:跨学科的相似性与启发
·
迈向更广阔的跨学科对话
·
附录:《社会学理论》期刊发表的跨学科研究论文汇总(2020年1月~202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