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应急社会工作的概念逻辑与发展路径——基于大安全大应急框架

作者:
黄红 刘明明
出版日期:
2024年12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8274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第二十三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应急社会工作是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危机情境中,专业社会工作者开展的旨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个人及家庭安全的服务活动。如何在“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厘清应急社会工作的概念逻辑与发展路径是其有效融入应急治理体系的关键。本文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将我国应急社会工作政策与实践发展放置在“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进行系统考察,从叙事基础与知识生产、问题意识与实践场域探讨了应急社会工作的概念逻辑;从“对象—行动—主体”三个维度考察了应急社会工作的生成基础,提出我国应急社会工作未来需要在制度嵌入、人才培养、专业能力提升三个方面共同发力。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应急治理应急社会工作

作者简介:

黄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社会工作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社会治理。

刘明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历史社会学、城市社会学。

文章目录
·引论
何以可能:应急社会工作的概念逻辑
  • (一)作为“专业”的应急社会工作:叙事基础与知识生产
  • (二)作为“实践”的应急社会工作:问题意识与实践场域
何以必要:应急社会工作的生成基础
  • (一)对象维度:从“灾害”到“应急”的领域扩展
  • (二)行动维度:从“单流程”到“全过程”的实践整合
  • (三)主体维度:从“参与”到“协同”的角色递进
何以可为:应急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
  • (一)规制:应急社会工作的制度嵌入
  • (二)队伍:应急社会工作的人才培养
  • (三)能力:应急社会工作的专业能力提升
·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