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五社联动”背景下“社工+慈善”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

作者:
雷杰 关咏佩 黄国芳
出版日期:
2024年12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6038字
所属图书:
广州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五社联动”政策背景下,社会工作与慈善的融合发展越发明显。本文首先对2019—2024年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等不同层面与“社工+慈善”相关的重要政策文件进行梳理与分析,得出相关政策的五个关键要点,包括强调政府主体的引导与支持、鼓励多方力量的整合与协作、畅通信息资源的互通与共享、推动服务模式的创新与深化、关注特殊群体的帮扶与支持。在此基础上,基于广州市多个“社工+慈善”品牌项目实践,对广州市“社工+慈善”模式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发现其呈现党和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动员与联结、社区协作实现资源整合与协同治理、社会工作者推动信息互通与慈善资源共享、社会组织促进服务模式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五社联动”实现特殊困难群体识别与帮扶等特点。最后,本文对广州市“社工+慈善”模式在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分析,为日后进一步推动“社工+慈善”模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提出具体建议,包括:整合多方资源,完善项目长期规划;深化服务内容,实现社会治理目标;提高人员能力,加强培训专业性。

关键词:

社会工作慈善社会治理五社联动

作者简介:

雷杰: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关咏佩: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专业2024级博士研究生。

黄国芳: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专业2024级博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引言
“社工+慈善”的政策要点分析
  • (一)强调政府主体的引导与支持
  • (二)鼓励多方力量的整合与协作
  • (三)畅通信息资源的互通与共享
  • (四)推动服务模式的创新与深化
  • (五)关注特殊群体的帮扶与支持
广州市“社工+慈善”的实践案例分析
  • (一)党和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动员与联结
  • (二)社区协作实现资源整合与协同治理
  • (三)社会工作者推动信息互通与慈善资源共享
  • (四)社会组织促进服务模式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 (五)“五社联动”实现特殊困难群体识别与帮扶
·“社工+慈善”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