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京津冀城市群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耦合协调与优化治理对策

作者:
林浩曦 黄金川
出版日期:
2024年12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字数:
21749字
所属图书:
北京城市治理研究报告(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研究针对传统数据时空分辨率不高的弊端,应用高德地图POI数据、腾讯位置大数据等具有明确空间属性的离散化数据,通过空间计量方面定理识别京津城市群人口和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状况,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落实到细分经济社会活动场所类型,建立京津冀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城市群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计算和表征,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2005~2020年三大基本功能耦合与协调关系的时空特征,发现空间分布格局上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时间演化格局呈现出随时间从低到高耦合协调发展的规律。优化“三生”空间是助力城市承载力提升的重要引擎,京津冀城市群可通过在生产空间适配发展、在生活空间资源共享、在生态空间协同共治,重点布局智能科技,打造城市特色品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将“悬崖”变“缓坡”,助推京津等超大城市承载力升级。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耦合协调度模型

作者简介:

林浩曦:林浩曦,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域功能的识别与优化、城市群发育与演化、都市圈跨界协同治理等。

黄金川:黄金川,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文章目录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时代内涵与科学意义
  • (一)时代内涵
  • (二)科学意义
  • (三)研究进展
京津冀城市群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格局分布特征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思路
  • (二)生产空间格局分布特征
  • (三)生活空间格局分布特征
  • (四)生态空间格局分布特征
京津冀城市群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耦合协调关系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耦合协调特征
京津冀城市群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优化治理策略
  • (一)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总体耦合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 (二)生产空间提质增效,推动多元要素重点发力
  • (三)生活空间均好共享,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 (四)生态空间联合共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