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宁波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文明志愿服务发展报告
作者:
刘继文
李硕
出版日期:
2025年2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1474字
所属图书:
宁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3~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5-02.156-169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浙江(宁波)分中心
摘要:
网络文明是数字时代的精神内核,也是共同富裕的精神基础和团结奋进的精神源泉。打造具有标志性、辨识度的宁波网络文明“金名片”,是锻造一流文化软实力的题中之义。在此过程中融入志愿服务,为宁波的网络文明建设贡献力量,是宁波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创新之举。借鉴宁波网络文明志愿服务的成功实践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文明志愿服务以“线上聚合、线下布点”的形式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宁波市聚焦于实现服务机制和服务路径智慧化,强调瞄准需求、多元合力、打造品牌以及志愿文化等方面的经验积累,以期在构建清朗文明的网络空间中发挥志愿服务的强大效能。
关键词:
志愿服务
网络文明
政社联动
作者简介:
刘继文: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志愿服务与社会发展。
李硕:
吉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
相关报告
2021年应急状态下黑龙江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社区疫情防控的实践研究
网络文明与网络道德建设
技术、制度和文化:数字政府建设的三维视角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深圳志愿服务事业:探索、实践、创新、示范
2019年深圳志愿者发展报告
2019年深圳社区志愿服务发展报告
2020年深圳企业志愿服务发展报告
“红马甲”在行动:深圳扶贫志愿服务
协同治理:深圳公共安全志愿服务
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
文章目录
·
宁波市网络文明志愿服务的发展背景
宁波市网络文明志愿服务的机制探索
(一)宣传与推广机制:盘活资源与渠道
(二)活动开展机制:利用主题日扩大影响力
(三)志愿力量吸纳机制:政社联动策略
(四)品牌建设机制:提升志愿服务品质成效
宁波市网络文明志愿服务的典型经验
(一)宁波经验:打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样板
(二)网络清风进万家:新势力走村入户
(三)党建引领:推行“网络公益”
宁波市网络文明志愿服务创新发展的新问题
(一)志愿者培训资源不足
(二)制度化建设有待推进
宁波市网络文明志愿服务创新发展新期望
(一)巩固网络文明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引领新风尚
(二)设立系统的志愿者培训项目,实现高素养
(三)通过联动机制吸纳更多网络文明志愿服务者,确保高覆盖
(四)争做示范引领排头兵,打造高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