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等收入群体占比及规模的变化

作者:
孔涛 陈少波
出版日期:
2025年3月
报告页数:
36页
报告字数:
26470字
所属图书: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过去十多年中,从宏观数据看,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但地区与省区市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居民收入状况与中等收入群体占比关系密切,一般而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的地方,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越高。基于微观数据的测算显示,我国居民收入分布结构正在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变化,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与占比不断扩大与提高。城镇、东部沿海发达省区市的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较高,农村、中西部欠发达省区市的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较低。此外,本文基于生活质量法测算了中等收入群体的情况,测算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有31.1%的人口拥有中等生活质量,低于38.8%的中等收入群体占比。
关键词:

动态变迁生活质量法中等收入群体占比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作者简介:

孔涛: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智库研究部主任、副研究员,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曾就职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2006~2012),从事关于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劳动力迁移及影响研究,并曾担任世界银行经济顾问参与中国贫困评估等研究(2005~2007)。主要研究方向为收入分配、贫困与机会不平等、数字经济、中小微经营者、东南亚经济。成果发表于《经济学(季刊)》、《农业经济问题》、《经济学家》、《产业经济评论》、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Bulletin of Indonesian Economic Studies、China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The China Journal、China & World Economy等期刊。

陈少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收入分配、财税理论与政策。曾参与过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中宣部等国家部委多项课题研究,在《经济学家》《税务研究》《国际税收》等期刊发表多篇文章,参与编写《中国政府收入全景图解》(2020、2021、2022)、《2020年中国数字财政年度报告》,调研报告曾获得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关键小事”调研一等奖、财政部第六届“财青8+”青年调研报告一等奖。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我国发展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目标
第二节 宏观数据下的收入分布
  • 全国与城乡的居民人均收入情况
  • 不同地区与省区市的居民人均收入情况
  • 五等分分组收入分布变化
第三节 基于微观数据的中等收入群体占比及规模的变化
  • 收入结构变化
  • 中等收入群体占比及规模变化
  • 城乡及地区的中等收入群体占比变化
第四节 从生活质量法视角看中等收入群体变化
  • 测度方法
  • 测度结果
第五节 生活质量法与收入标准法的对比
  • 测度标准比较的理论分析
  • ROC曲线分析
  • 生活质量法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