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20年北京市居民社会疏离感调查

作者:
项锦晶 朱晓珊 李璐涵
出版日期:
2020年11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1133字
所属图书:
北京社会心态分析报告(2019~202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通过对2851名北京市16个区常住居民的调查发现,北京市市民的社会疏离感程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性别和年龄层面上,男性社会疏离感高于女性,成年早期和中期群体的社会疏离感最高。在工作状态层面上,无业、失业或下岗群体社会疏离感最高。从地区角度而言,家庭住地为农村的群体社会疏离感最高。从经济和社会地位角度而言,个体社会疏离感同时受客观经济条件和主观社会地位影响,经济条件优越但是主观社会地位评价低的个体社会疏离感反而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会影响其社会疏离感,个体主观幸福感或生活满意度越高,社会疏离感越低。针对以上结果,报告强调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针对具体人群展开心理宣教和指导的建议,以降低个体社会疏离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北京市居民社会疏离感

作者简介:

项锦晶: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表达性治疗、投射测验的应用。

朱晓珊:朱晓珊,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读硕士。

李璐涵: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心理学。

文章目录
·引言
研究方法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过程及内容
结果
  • 1.总体描述
  • 2.社会疏离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基本特点
  • 3.社会疏离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 4.社会疏离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