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将妇女/性别研究纳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流
作者:
谭琳
吴菁
李亚妮
TANLin
WUJing
LIYa-ni
出版日期:
2009年7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字数:
7931字
所属图书:
妇女/性别理论与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7.88-96
谭琳
姜秀花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之后,妇女/性别研究得到了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校、有关学科学会的更多重视,跨学科的合作在许多方面有了新进展。但是,妇女/性别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边缘地位仍没有质的改变。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及五中全会强调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包括妇女/性别研究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任务和新挑战。2004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并启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在妇女/性别研究领域引起了很大反响,为将妇女/性别研究进一步纳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主流提供了新的契机。从2004年3月到2005年7月,我们首先通过电子网络查询,收集了1999~200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立项情况,深入分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妇女/性别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与此同时,我们跟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会长顾秀莲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名誉会长彭珮云到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及8个省、区、市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召开了11次座谈会,深入了解中共党校系统、社会科学研究系统、高校系统及妇联系统的研究者对妇女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看法和认识。我们发现,参加座谈会的专家学者及有关部门工作者具有普遍共识:即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应把妇女研究纳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十一五”规划当中,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梳理和创新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先进性别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对妇女/性别研究的支持力度,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推动中国社会更加文明进步、平等和谐。为反映这种共识,推动妇女/性别研究进入社科研究和学科建设主流的步伐,中国妇女研究会和全国妇联于2004年12月联合主办了“推动妇女研究进入社科研究和学科建设主流高层论坛”,邀请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和政治思想教育司及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有关领导及科研部门负责人出席了高层论坛。本文基于上述调查研究和高层论坛的研讨,阐述推动妇女/性别研究进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主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妇女研究
性别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
作者简介:
谭琳:
吴菁:
李亚妮:
TANLin:
WUJing:
LIYa-ni:
相关报告
三十年妇女/性别研究的学科化
从妇女研究到性别研究——李小江教授访谈录
妇女/性别研究的学科定位问题
灾害管理整合研究的研究框架与理论模型
AI辅助翻译:《人工智能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变革——细致的偏差管理和数据保真是关键》
“第三世界”妇女与妇女研究
妇女发展研究与国际发展项目
新时期妇女研究及其困境
我们用什么话语思考女人
中国妇女解放道路及其特点
文章目录
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重视妇女/性别研究的重要性
1.重视妇女/性别研究符合国际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潮流
2.重视妇女/性别研究是党和政府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主要体现
3.重视发展妇女/性别研究是繁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需要
推动妇女/性别研究进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主流的必要性
1.中国妇女/性别研究发展迅速,应被视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力量
2.国家对妇女/性别研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和妇女研究的发展仍不相适应
·
推动妇女/性别研究进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主流的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