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2817”项目与牧民定居
作者:
出版日期:
2010年6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字数:
15724字
所属图书:
从游牧到定居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06.198-225
古丽夏·托依肯娜
祝得彬
马媛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2817”项目与牧民定居的生活。“2817”项目实施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哈萨克牧民定居、半定居,形成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相结合的融合型牧区经济模式。牧民定居后产业结构有所调整,居住条件和经济生活发生改变。同时,定居村基础设施近年来不断得到改善,地方政府一直将牧民定居作为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到战略高度加以重视。但是,“2817”项目的实施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基础设施
经济生活
牧民定居
“2817”项目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凤凰村的经济生活
经济生活与农民工市民化
经济发展与归侨适应
宁夏生态移民的经济社会生活状况
2008年广州市民个人生活感受研究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当代经济生活——以西兰卡普为例
岭村:现实
川西北牧民定居调查前言(2008~2017)
调查川西牧民定居研究涉及的区域(2012~2017)
西藏那曲牧民定居后生活能源消费及其保障研究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2817”项目
“2817”项目释义
项目的渊源
项目落实与绩效
第二节 牧民定居
从“阿吾勒”到牧民定居
牧民定居后产业结构的调整
定居牧民经济生活的变化
第三节 基础设施改善与未来规划
基础设施改善
未来规划
第四节 存在的问题
牧民定居点在建设规模、建设速度和建设水平等方面与新农村建设要求仍然不相适应
定居牧民缺乏必要的定居生活所需的专业技术文化知识,难以适应生产方式的转换
定居点水土条件较差,缺少饲草料基地,无法满足冷季舍饲圈养需要
牧民自筹资金压力大,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