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农村空巢老人的形成及养老模式的选择
作者:
王静珊
出版日期:
2014年1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字数:
24960字
所属图书: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模式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01.63-89
苏振芳
摘要:
“空巢”家庭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从农村空巢老人形成的现实背景来看,是城镇化进程、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小型化、代际关系变化、思想观念转变、城乡生活差异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农村
养老模式
空巢老人
作者简介:
王静珊:
相关报告
农村空巢老人政策实务手册
农村空巢老人政策概述
社会服务项目模式及案例研究发现
社会服务项目模式简介及案例
社会服务项目模式讨论及建议
国际、政府和学界所关注和应对的老龄人口与农村老人需求
农村社区在空巢老人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的作用——以江西省三个行政村为例
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妇女及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暖巢行动”小组
建设老龄友好的公益行业简述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农村空巢老人的形成及养老现状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形成的历史回顾
农村空巢老人形成的现实背景分析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
第二节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的选择
我国农村现行养老供给模式的比较分析
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模式的提出及其现实意义
第三节 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模式的实践路径探索
家庭保障功能的复归
社区服务体系的完善
政府角色的认知与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