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小城镇依然是大问题

作者:
李培林
出版日期:
2013年9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字数:
7130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城市化及其影响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国人口众多,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不可能像一些拉美国家和韩国那样,把70%的人口都集中到大城市。无论是从大城市的承载能力和城市人口合理布局考虑,还是从带动农村发展与实现城乡一体化考虑,小城镇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初期的1983年,费孝通先生发表了《小城镇 大问题》一文,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对推动20世纪的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现在30年过去了,尽管中国最终选择了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战略,但实际发展结果却是偏重于大中城市的发展。现在大城市的建筑规模和物价、房价水平越来越接近国际大都市,但广大农村依然落后,农民也还没有普遍富裕起来。与此同时,“城市病”开始突出显现,2013年1月中旬,北京市的严重雾霾天气持续数日,气象局发布最高级别的霾橙色预警,机场大量乘客滞留。从东北、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中国中东部地区陷入大范围重度和严重空气污染,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百米。环保部监测的120个重点城市中,有67个处于污染水平,11个省市22条高速公路局部路段关闭。人们不断在反思,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人口过度向大中城市集中最终会带来什么结果?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30年后再次细读费孝通先生的这篇文章,对于我们思考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和小城镇的作用,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城市化小城镇社会问题

作者简介:

李培林:博士,研究员,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研究领域: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工业社会学。主要研究成果:《村落的终结》(专著)、《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学分析》(专著)、《和谐社会十讲》(专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专著)、《转型中的中国企业:国有企业组织创新论》(合著)、《新社会结构的生长点》(合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合著)、《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合著)、《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主编)、《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主编)等。

文章目录
·小城镇成为大问题的历史背景
·小城镇发展成为大战略
小城镇发展遇到新问题
  • 1.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能力弱化的问题
  • 2.乡村空心化问题
  • 3.农民难以普遍富裕起来的问题
  • 4.乡村债务问题
  • 5.乡村土地问题
促进小城镇发展依然是项大政策
  • 1.让小城镇发展成为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渠道
  • 2.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 3.让农民普遍富裕起来
  • 4.想办法盘活农民的财产
  • 5.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乡土田园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