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加快推进慈善事业现代化——广州公益慈善事业发展2019年度综述

作者:
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
出版日期:
2020年12月
报告页数:
29页
报告字数:
21703字
所属图书:
广州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2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特别提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中央对慈善事业的新定位为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因此,将慈善事业发展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格局中进行统筹规划,加快推进慈善事业现代化越显重要和紧迫。本文对2019年度广州公益慈善事业整体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并从组织基础、资源基础、社会基础三个层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实施后与慈善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10项制度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拓展慈善的价值和功能,构建“大慈善”格局,建立市、区、街镇三级联动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慈善会和基金会成为驱动慈善创新的两大引擎,扩大慈善资源总量,形成更加均衡的资源结构,打造联合公益品牌,优化“营善环境”,建立多方共育的慈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广州市慈善事业慈善组织第三次分配

作者简介:

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成立于1996年,是广州市民政局直属的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任务包括:开展各类慈善活动,负责策划、组织、实施全市性慈善活动,发展慈善事业;对广州市慈善医院开展慈善医疗服务进行指导、监督;负责调查、统计、分析全市慈善数据资源,协助开展慈善事业政策制定、扶持措施、发展状况等调研工作;承担全市慈善募捐信息公开、活动备案、募捐组织守法档案建立等事务性工作。

文章目录
国家治理转型中的慈善事业现代化
  • (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慈善事业的新定位
  • (二)慈善事业现代化的内涵与核心内容
  • (三)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制度体系
2019年度广州慈善事业发展态势分析
  • (一)慈善组织整体数量增长较快,区级层面登记的慈善组织占比提升
  • (二)具有公募资格的组织数量稳步增长,慈善会和红十字会构成主体
  • (三)慈善会的年末净资产和年度收入规模在慈善组织中的占比均超过70%
  • (四)基金会和慈善信托成为企业公益的新选择和新模式
  • (五)社区慈善基金成为广州慈善事业新的增长点
  • (六)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加快推进,志愿服务的组织化和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
  • (七)枢纽型慈善组织的作用得到发挥,慈善服务的聚合效应开始显现
广州慈善事业的制度化建设与发展反思
  • (一)慈善组织认定和登记制度
  • (二)慈善专业人才培育制度
  • (三)公开募捐制度
  • (四)慈善财产保值增值制度
  • (五)慈善信托制度
  • (六)税收优惠制度
  • (七)财政支持制度
  • (八)公众参与制度
  • (九)社会监督制度
  • (十)表彰奖励制度
加快推进广州慈善事业现代化的战略思考
  • (一)根据中央对慈善事业的新定位,拓展慈善的价值和功能,构建“大慈善”格局
  • (二)调动基层政府在推动本土慈善事业发展中的积极性,形成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多层次政策体系
  • (三)推动慈善会改革创新,激发基金会发展活力,使慈善会和基金会成为驱动广州慈善创新的两大引擎
  • (四)扩大慈善资源总量,建立以慈善募捐、投资收益、提供服务收入为主要构成的资源模式,形成更加均衡的资源结构
  • (五)联合各界力量,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慈善品牌活动和项目,促进社会公众广泛参与
  • (六)明确慈善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建立多方共育的慈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