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社会——2003~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总报告

作者:
陆学艺
出版日期:
2017年7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0329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形势研究25年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03年是全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落实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5年以经济为中心的建设,中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部署的第二步,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全面总结了基本经验和教训,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民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繁荣、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昌盛、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003年是落实贯彻实现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年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社会稳定向上。

关键词:

中国可持续发展总报告社会形势分析社会形势预测全面协调

作者简介:

陆学艺: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33年生于江苏无锡,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生,主攻中国哲学,1965年毕业。曾任哲学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78年以后,长期从事农村经济、社会及以农业和农民问题的研究。1983~1986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下派到山东陵县挂职,兼任县委副书记。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87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1988年任所长:198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90年当选为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96年当选为会长:1993年、1998年当选为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和农村问题专家。曾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课题,曾发表《改革中的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和《三农论》等多部著作,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奖。

文章目录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的提出和实践
  • (一)2003年春天召开的“两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和政府的领导人,党的十六大开始的新老交替进程顺利完成
  • (二)“两会”前后,各省区市也实现了党政领导班子的换届,新一届领导班子朝气蓬勃,各地出现了新的建设热潮
  • (三)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 (四)“非典”的突袭和抗击“非典”,是2003年度发生的一次特殊而重大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痛定思痛,其中的教训也为社会各界所关注
  • (五)2003年10月15日,我国首次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 (六)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六届三中全会
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 (一)“三农”问题受到中央高度关注
  • (二)2003年呈现的一个突出的社会矛盾是城市拆迁和农村征地引发的社会冲突
  • (三)就业形势严峻
  • (四)2003年自然灾害频发,是一个多灾之年
2004年的社会走势: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
  • (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二)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
  • (三)统筹区域发展,实现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协调发展
  • (四)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