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19~2020年长沙县浔龙河村的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创新实践

作者:
陈文胜 陆福兴 王文强 瞿理铜
出版日期:
2020年11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字数:
6056字
所属图书:
湖南乡村振兴报告(2019~202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建立乡村振兴的多元投入机制,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是当前乡村振兴中普遍存在且亟待破解的现实难题。长沙县果园镇浔龙河村作为曾经的省级贫困村,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共享发展的新型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形成资金与土地、人才等要素有机结合,“企业、政府、村民”多元主体投资推动的实践模式,成功闯出了一条脱贫攻坚与全面小康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取得了农民有获得、企业有回报、政府有期待、社会有发展的多赢局面。
关键词:

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多元投入

作者简介:

陈文胜: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的“乡村政治伦理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湖南省“五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农村发展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湖南省重大决策咨询智囊团专家,《中国乡村发现》主编,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湖南省中国乡村振兴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主要从事“三农”问题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15项,其他项目28项。出版专著7部、合著7部、编著60余部;在《求是》《政治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20余篇;研究报告获党和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11人次、省部领导肯定性批示70余人次,15项成果进入湖南省委、省政府决策。研究成果获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代表作《论大国农业转型》《论中国乡村变迁》均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论大国农业转型》被翻译为英文和阿拉伯文、《大国小村》入选中央组织部举办的第六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读物,并相继出版英文版、法文版、哈萨克文版。

陆福兴:博士,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村政策法律、农业安全。

王文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与改革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秘书长,中共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三农”工作专家组成员,著有《论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湖南农村发展报告》等,在《政治学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软科学重大项目、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

瞿理铜: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三农”问 题、土地经济与土地政策、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

文章目录
投入干什么:浔龙河村发展目标的自身定位
  • 1.走新型城镇化的特色小镇之路
  • 2.走乡村振兴的城郊融合之路
  • 3.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产镇融合之路
钱从哪里来:浔龙河村多元投入的创新实践
  • 1.围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推进乡村资源的资产化
  • 2.突出政府投入与产业发展的协同联动,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 3.畅通工商资本下乡渠道,建立多元投入的融资平台
  • 4.建立多元利益共享机制,重构乡村治理体系
如何共享发展成果:浔龙河多元投入的主要成效
  • 1.农民有获得:收入渠道扩大,发展机会增多
  • 2.企业有回报:资本环境良好,产业效益可期
  • 3.政府有期待:民生福祉新拓展,经济发展新增长
  • 4.社会有发展:现代转型提速,城乡融合不断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