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都江堰龙池镇震后社区学校建设案例

作者:
王卓
出版日期:
2014年1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18421字
所属图书:
灾后扶贫与社区治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地震过后,灾区人民在巨大的悲恸下重新振奋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面对灾难,迎难而上,积极投入到灾后重建的行列之中。在灾区人民三年多的奋力抗争和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灾后重建初见成效,灾区人民的生活重获光明。然而,灾后重建并不能够一蹴而就,面对灾区百废待兴的基本现状,重建还将是灾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重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扶贫基金会于2011年5月初决定投入500万元,支持NGO参与汶川地震社区发展,一来是为支持草根NGO继续关注、参与汶川地震社区发展,弥补政府行政救助所存在的不足,使重建效果最大化;二来是为了培育本土NGO力量,加强NGO间的相互联系,促进由操作型基金会向筹资型基金会的有益转变。通过公益招投标的方式,在专家们几番评审后,中国扶贫基金会公开筛选出21个有潜力的草根NGO公益项目予以资助,由上海市闸北区热爱家园社区青年志愿者协会承担的都江堰龙池镇震后社区学校建设项目因其自身优势,成为中国扶贫基金会资助的项目之一。
关键词:

社区建设灾区重建多元扶贫社区自组织

作者简介:

王卓: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中国西部反贫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研究贫困问题、人口发展、社会治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相对贫困的标准、识别与治理机制研究”首席专家。曾就职于重庆大学(1987-1991)、四川省扶贫办(1991-2003)。主持和执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中联部项目、文化部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招标项目和一般项目,国内地方政府等委托项目,以及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际合作项目百余个。在《中国人口科学》《中国农村经济》《经济学家》《社会科学研究》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中国贫困人口研究》《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研究》《公民社会与农村社区治理》《灾后扶贫与社区治理》《中国西部扶贫问题研究》等专著。曾出访美国、英国、法国、瑞典、印度、菲律宾、尼泊尔、孟加拉、蒙古等。

文章目录
项目区基本情况
  • (一)震前龙池
  • (二)灾祸连绵
  • (三)凤凰涅槃
执行机构的前世今生
  • (一)热爱家园简介
  • (二)项目缘起
  • (三)投入新家园项目
项目实施
  • (一)项目概述
  • (二)项目内容
  • (三)项目取得的成果
结论与讨论
  • (一)经验和教训
  • (二)面临的挑战
  • (三)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