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离婚妇女贫困化的制度探讨
作者:
徐静莉
XUJing-li
出版日期:
2009年7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10027字
所属图书:
妇女/性别理论与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7.891-901
谭琳
姜秀花
摘要:
现实生活中, 导致女性离婚后趋于贫困化的原因是多元的。 从社会性别层面来看, 有女性自身的因素, 比如, 女性在职业、 社会阶层、 收入和受教育水平等方面和男性相比仍处于劣势, 离婚时大多人到中年, 一旦离婚, 极有可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下岗或失业, 失去收入来源, 导致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从制度层面来看, 婚姻制度、 劳动及社会保障制度对女性的保护不足也是女性婚姻失败后, 生活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 虽然社会性别层面的因素会随着社会文明的 进步逐渐改变, 但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相对而言, 制度层面的因素是我们应该而且也能够有所作为的方面。 所以, 从制度角度反思离婚女性贫困化的原因及探求解决之道才能切中问题的实质, 这不仅关系到广大妇女的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关键词:
贫困
社会保障制度
婚姻法
离婚妇女
保护妇女权益法
作者简介:
徐静莉:
XUJing-li:
相关报告
新《婚姻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修改《婚姻法》时要警惕倒退
中国家庭政策分析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贫困与社会保障
失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稳定——基于福建南平郑民生杀小学生案件的分析
健康方面的性别不平等与贫困
通过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和持续利用来减少贫困
城市单亲家庭女性户主与贫困——一个基于KM、KY两市的案例研究
对农村丧偶独居老年人生存现状的性别分析
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从克服贫困到消除社会排斥
文章目录
·
问题的缘起
离婚妇女贫困化的现行制度反思
(一)对离婚制度的反思
(二)对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反思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减少离婚女性贫困化的制度因素
(一)完善离婚救济制度,使离婚女性切实获得救济
(二)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加强对离婚女性的社会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