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二、三产业发展

作者:
孙大午 盛思鑫
出版日期:
2008年11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3205字
所属图书:
两岸乡村治理比较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当前中国大陆农村各地经济发展较不均衡,农村总的产业结构层次还比较低,所以农村产业调整与升级的任务还很重。但是金融、土地、政策、人才、技术、信息、市场与观念等一系列因素却又制约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为了破解这些难点,不仅需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及“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原则,也需要从各地农村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发展相关的二、三产业。与此同时,也可借鉴台湾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相关的经验。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金融三产

作者简介:

孙大午:孙大午:男,1954年出生,河北省徐水县人。现任河北大午集团监事长。曾应邀在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就三农问题发表演讲。先后担任的学术兼职有: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北大民营经济研究院特邀研究员、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三农问题、土地问题、金融问题、制度经济、企业治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

盛思鑫:盛思鑫:男,1981年出生,湖南省安乡县人,社会科学硕士,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专员。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与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与译文十多篇,与人合译学术专著一部。硕士学位论文题为:“Organization,Work and Emotional Alienation”,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是《法人人格理论:历史的视角》。主要研究兴趣:中国研究、组织理论与情感社会学。

文章目录
·中国大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现状
·二、三产业在农村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发展二、三产业所存在的问题
  • (一)金融问题
  • (二)土地问题
  • (三)政策问题
  • (四)人才与技术
  • (五)信息、市场与文化观念
·农村发展二、三产业的对策
·台湾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经验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