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促进我国人口经济协调分布、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社会政策
作者:
贡森
苏杨
出版日期:
2011年5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字数:
7007字
所属图书:
民生为向:推进包容性增长的社会政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05.26-34
贡森
苏杨
摘要:
作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中国该如何在地区间自然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巨大的情况下实现包容性增长,让所有人发展机会公平、让全社会发展和谐?这向来是摆在中央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在离“全面小康”不足十年之时,中国已经到了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历史关口。为此,中央从科学发展理念入手、进行了一系列部署。主体功能区划正是我们优化区域间发展结构、完善空间开发格局以实现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是国家长远发展中的重大课题,也是主体功能区划的主要政策目标,还是包容性增长的特征之一。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人的发展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从人口要素来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目标和包容性增长在人口方面的体现都应该是人口合理分布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有哪些人口分布相关管理制度需要调整?无论国家层面的旨在实现均衡发展的主体功能区划,还是人口管理层面的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都需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的课题研究成果的核心正是这些问题的答案。
关键词:
社会政策
包容性增长
人口经济
协调分布
作者简介:
贡森:
苏杨:
相关报告
风险社会的城市安全与包容性增长
中国经济增长的包容性测量
2010年陕西社会舆情调查报告
超越GDP的城市经济发展新思维(2024)
是建设“福利社会”还是警惕“高福利陷阱”?
社会政策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政策研究的新范式
适应社会政策的快速扩展,推进社会福利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长期照护的政策选择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养老服务与行业治理
福利的理念和中国社会政策的限制——一种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
文章目录
·
研究思路、方法和成果
我国人口—经济不协调分布的原因分析
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分布在不协调地区
工业化国家的经济集聚与人口集聚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
我国人口集聚链条的构成和功能被大大弱化
促进我国人口—经济协调分布的社会政策建议
民生为向,兼顾地方利益及社会管理的政策思路
调整人口管理政策,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和接收地政府得利
优化民生保障政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地方经济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