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性别视角下北京高校学生微信使用情况分析:以北京5所高校为案例
作者:
龚兰兰
出版日期:
2015年9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0055字
所属图书:
中国媒介与女性发展报告(2013~201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09.232-246
陈志娟
刘利群
摘要:
使用微信进行即时通信、了解信息、社交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必不可少的生活环节。本研究以北京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性别视角考察其微信使用基本行为、微信中人际交往的方式、微信使用带来的影响方面的差异,对男女使用微信的习惯以及在微信中扮演的角色进行细致分析。研究发现,微信在高校学生中较为普及,但其碎片化使用特点比较明显;女生微信浏览习惯更为多样化,但在微信中的角色相对低调;男女生好友构成基本是对生活中原有人际关系的复制,但对陌生人际关系信任度又不同;男生在维护线上关系的同时,多选择能隐藏情绪的联系方式;微信在高校学生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给男女生带来的困惑不同;女生沉浸于微信使用,但对陌生人际关系发展持负面态度。
关键词:
微信
社会影响
使用行为
人际交往
作者简介:
龚兰兰: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方向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性别传播。
相关报告
微时代的宏需求:微信的人际交往模式研究
2013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2015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2014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公办学校中流动儿童的人际关系现状研究
内地西藏班学生人际交往现状调查研究
城市融入、组织信任与农民工的社会信任——以纺织服装业农民工的调查为例
走出孤岛:新生代农民工的人际交往
互联网人类学:新时代人类学发展的新路径
村落概况
文章目录
研究方法
1.抽样设计原则
2.调查目标总体和样本量的确定
3.抽样方法
北京高校学生微信使用状况分性别分析
(一)微信使用基本行为的性别差异
(二)通过微信进行人际交往的性别差异
(三)微信使用带来影响的性别差异
基本结论
1.微信在高校学生中较为普及,但碎片化使用特点比较明显
2.女生微信浏览习惯更为多样化,但在微信中的角色相对低调
3.男女生好友来源熟人链条明显,但对陌生人际关系信任度不同
4.男生在维护线上关系的同时,多选择能隐藏情绪的联系方式
5.微信在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给男女生带来的困惑不同
6.女生沉浸于微信使用,但对陌生人际关系发展持负面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