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参与式研究/规划的基本框架及其与目标导向规划制订法的结合

作者:
李鸥
出版日期:
2010年10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字数:
19463字
所属图书:
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方法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至此,已经介绍完了笔者选择、推荐的发展与项目的规划和管理中常用的参与式研究工具。在第二章关于参与式途径的工作原则、特点中曾经提到过,采用这些工具进行调研和规划实践,很重要的是其系统性,并按照一定顺序开展工作。即根据每一次调研或发展与项目的阶段性工作的目的,选择合适的工具,将它们按照一定的逻辑思路,组合成系统的工作框架。包括清晰区分、前后联系的步骤、工作内容和采用的工具。这种逻辑性和系统性,可以总结为:在空间地域上由面到点、以点代面,在时间上从历史到现在、看今后,在人群上由社区到群体、到代表性农户,在事物上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关键词:

基本规划目标导向参与式研究参与式规划

作者简介:

李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退休),南京农业大学管理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海南大学三亚学院社会发展分院教授、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作为我国最早的参与式发展专家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初始,从事参与式发展与项目的规划和管理的途径、方法在我国的引进、应用、适应性改造和本土化、主流化,为众多国际组织援助我国的各种项目进行长期或短期的发展研究、咨询和培训。先后创新性地开发出“项目的参与式社会经济学评估”、“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社区扶贫发展基金的参与式发育与管理”、“参与式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与管理‘十步工作法’”等途径和系统方法,其中多项在全国的林业、水利、扶贫、少数民族等领域推广或使用;将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对发展项目的社会评价、少数民族等安全性政策的工作规范与项目区实际结合,开发出“参与式社会评价与少数民族发展计划制订”的系统调研框架与方法;并将国际上普遍应用的以目标为导向项目规划法和参与式调研的步骤、方法及成果有机结合,开发出资助机构认可、执行机构与受益群体能够操作的简化规划法。除了为以上各类项目编写了大量培训讲义外,还开发出《发展研究方法》、《治理与公民社会组织发育》、《发展与项目的规划和管理方法》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利用参与式工具进行发展研究或规划的实地工作框架
  • 研究区域的农业生态—社会经济类型分区
  • 村级调研
  • 研究区域汇报总结研讨会
第二节 参与式农村调研实习大纲
  • 1.实习目的
  • 2.实习步骤、内容
第三节 目标导向规划制订法的参与式简化创新
  • 关于项目和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
  • 以目标为导向的项目规划和基于结果的项目管理组成部分
  • 以目标为导向规划制订法的参与式简化创新
·第四节 参与式发展项目(产出与活动)建议书的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