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陕西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者:
聂翔 王占军
出版日期:
2015年12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9700字
所属图书:
陕西社会发展报告(2016)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残疾是人的动态化、常态化的生活生存方式,需要全社会共同打造无障碍、无歧视的“非残环境”。近些年,陕西省残疾人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康复、就业、扶贫、社会保障等主要领域的“十二五”发展任务指标均超额完成,但是总体上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仍比较滞后,残疾人生存生活状况、公共服务体系和组织发育程度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迫切需要从理念观念、制度机制、技术策略三个层面创新残疾人事业治理体系,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的“多元主体共治”的治理格局,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和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

残疾人残疾非残环境残疾治理体系

作者简介:

聂翔: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残疾人研究、社会治理研究。主要从事舆情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完成了中宣部、陕西省等有关社会思想、社会舆论等委托课题10余项,参与了《西安社会问题》等书籍撰写,发表《文化认同与核心价值观建设》《陕西省社会公众思想动态调查报告》等学术论文20余篇。

王占军: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维权部主任。

文章目录
陕西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现状
  • 1.残疾人社会保障
  • 2.残疾人康复
  • 3.残疾人教育
  • 4.残疾人就业
  • 5.残疾人扶贫
  • 6.残疾人托养
  • 7.残疾人文化体育
陕西省残疾人事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 1.残疾人社会保障投入较为不足,提标扩面的任务艰巨
  • 2.残疾人康复的理念、资金、人员队伍、机构等较为缺乏
  • 3.残疾人就业从业比例低,人力资本提升和优惠政策落实难
  • 4.残疾人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导致文体教育工作困难较大
  • 5.各级残联工作力量不足,基层组织不完善,人员能力总体较低
创新残疾治理体系,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 1.建构“残疾常态化”观念,培育政府、市场、社会的残疾意识与社会责任
  • 2.强化多元协商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市场配置、社会参与”的残疾治理格局
  • 3.加强整合“人、财、物”各种资源,补强政府、市场、社会参与残疾人事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