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民俗语汇”:人类最基本的口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民俗语汇”的界定与分析

作者:
出版日期:
2012年9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10874字
所属图书:
民俗语言与社会生活·曲彦斌文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公约》的规定,所谓“人类口头的非物质遗产”,是指包括口头语言、故事、音乐、游戏、舞蹈、风俗以及各种艺术表达手段在内的,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化活动和口头文化表述形式,是一种无形的、不可重复的文化空间。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也在急剧地发生变化,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传统的历史文化遗产无疑地要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更有些濒临消逝。至于口头形态的非物质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则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虽然文化遗存丰厚但迅速走向现代化、城镇化的国度而言,这种危机的冲击更为强烈。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发端于20世纪初日本民俗学“柳田国男时代”的民俗语汇研究及其学术背景
·民俗语言学视野的民俗语汇研究
·中国学术史上的民俗语汇研究
·中国民俗语汇研究的现状与前瞻